Search

在竹北房價追高氛圍肆虐的今日,還剩下什麼……

如果要說這一波竹北房市賣方市場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在竹北房價追高氛圍肆虐的今日,還剩下什麼……

如果要說這一波竹北房市賣方市場的確立是從何時開始的,我會認為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緩緩發酵,演變至今,簡直是一面倒的狀態。

短短一年的時間:
1.可參考的房源變少:
買方本來可以跟房仲約個十幾次帶看,動輒看個30~50個物件再做決定。但直至現在,如果需求限制不放寬,至多跟房仲約個1~2次(3~5個物件),房仲就沒東西可端出來帶你看屋了。

2.追價氛圍濃厚:
買方本來出價都照行情出,就看屋主願意在行情範圍區間哪個價格出場。現在,如果買方要買到房子,通常要超出實價登錄才有機會買到。

因為你看喜歡的,別的買方也會看喜歡;你會出的價格,別的買方也認為這是基本價。就看誰對房子多愛一些,願意出更高。

3.猶豫時間變短:
買方本來可以回去考慮個幾天,評估要出多少價。但現在,買方可考慮的時間整個被壓縮。買方沒有太多時間去判斷業者提供的訊息是對與否,買方也沒有太多籌碼去跟賣方賭房子會降價這件事。

稍微一個猶豫,房子很快就被其他買方買走,而且是比你預期還高的價格成交。

--
綜觀以上,我們得到一個竹北近一年房市的趨勢脈動總結:”選擇越來越少,價格越來越高,且必須要夠衝動才買得到房子”。

幾年前,在買賣方勢均力敵(或趨勢偏買方)的情況下,買方幾乎可以用原先設定的預算,去買到一個符合自己預算且條件在80~90分以上的房子 。

但現在,買方必須得爆預算才勉強能買到心目中70~80分條件的房子,不然就是房子有在預算範圍內但條件卻只有50~60分。

最近有個顧客跟我說:”我辛苦賺錢打拚買房,結果最後能挑的房子卻跟自己當初預設的條件差很多。說實在地,我有點難接受這項事實。但我還是必須得買,不然我怕我存款速度追不上房價……”。我想這是當今許多買方的心聲,尤其是新竹主力總價帶1000~2000萬的客群,會更加心有戚戚焉。

當買房這件事本身已成為了為買而買(不然擔心會跟不上社會氛圍)時,不禁讓我們省思到:”與其說房子是拿來住的,對更多人來說,房子已逐漸成為在社會上生存的斡旋籌碼”。

寫完了。我知道這篇對既有的事實並無任何幫助,但它的存在,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且必須正視的。

也許我們改變不了大環境,但卻可以試著學習”量力而為”,有多少預算就買相符條件的房子;以及懂得”知足常樂”,別總是活在過去以及與他人的比較中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,沒有一篇篇繁瑣的房地產廣告行銷。只有最真誠的房仲生活分享。
View all posts